
2016LED行業技術突破盤點(一)
業界首個單晶全彩LED問世
南加州Ostendo TechInc.所屬磊晶實驗室(Ostendo EpiLab.)研發出世界第一個全彩LED。他們使用氮化鎵材料研發出三種特殊的量子結構,可以發出三種重慶LED顯示屏不同顏色的光,可以獨立射出也可以混合發射。由于LED有省電和壽命長的特性,采用全彩LED制成的全LED顯示器,將可能取代目前使用的液晶技術(LCD),甚至超越有機發光二極體(OLED)。
aphlux研發出更亮的LED
2014年成立的Saphlux通過多次試驗,終于在今年初找到了解決方法(涉及商業機密贊不方便對外透露),打破了原有的半極性氮化鎵材料生長模式,不僅可以在標準的大尺寸藍寶石襯底上直接生長半極性氮化鎵,還能直接控制晶體生長的方向和形狀。
這一底層技術的突破,意味著有望突破第一代材料量子效率下降和綠光光隙的瓶頸,制成下一代大功率、高光效的LED和激光產品,尤其是對醫療、戶外等對照明要求高的領域意義重大。
臺灣新型石墨烯復合材料大幅提升LED壽命
目前,臺灣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了一種可以真正代替厚重、堅硬的鋁制散熱片。該研究團隊聲稱使用聚酰胺(PA)和還原氧化石墨烯(rGO)制備的散熱片,能夠使LED燈內部更有效地散熱。
同時,該研究團隊已經研究出了一種熱塑性材料,該材料與更昂貴的石墨烯的熱性能相當,并可以采用注塑工藝成型,制品形狀易于控制。該材料有助于制備低成本、重量輕、柔性的LED散熱片,還提高了LED的使用壽命。